按照通信行业的发展规律,任何成熟的通信产品,都离不开质量控制和监督的三个阶段:1、研发阶段的质量控制; 2、生产阶段的质量控制;3、销售流通阶段的质量监督。
在研发阶段,主要由国际各大通信设备厂家,运营商,各院校研究机构,各大仪表厂家等介入,建立技术规范以及国际标准,并研制相关的测试仪表,测试系统,测试环境,通过不断的测试以及验证一个新技术的成熟度。与该阶段对应最终的成果是:最终的通信产品通过了公认的一致性测试。也就意味着该技术的国际规范和标准的可行性,产品实现的可行性达到一致性。这是设计确认的结果,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研发环节,只有通过一致性测试的产品,才能体现出国际标准的价值,才能真正验证该技术的成熟性。
在生产阶段,由各通信设备厂家进行产品生产的监督管理,也可能由他们的代工厂,OEM厂家进行生产环节的监督管理,生产出符合该企业的企业标准的产品。如果没有企业标准,没有企业的质量监督管理,生产出来的可能就是废品或者伪劣产品,其后果无论对消费者,对企业本身都是严重的伤害。这就是所谓的QA,QC的质量控制。也是一个正规的大企业不可或缺的重要质量控制环节。
在销售流通环节阶段,前期主要由各国政府部门进行监督管理,按照该国的国家标准进行测试,比如中国要做进网测试,要做型号核准,要做CCC强制性认证等等,都是为了保证各企业生产的产品在进入市场流通环节前进行质量控制;后期主要由各国的质量监督管理部门进行质量监督管理,比如各地区的工商管理部门,质量监督部门进行市场的抽查,监督管理等。以防止伪劣产品在销售环节流通。
要拥有成熟的通信技术,过硬的合格产品,需要有一致性测试环境,进行研发阶段的设计确认的一致性测试,得到和国际标准一致的结果;也需要在生产阶段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使该产品符合企业标准;还需要在销售流通环节阶段,由各政府部门按照国家标准对该产品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三个阶段的质量控制,缺一不可。
然而在中国,手机,这个最通用的通信产品,在这三个阶段的质量控制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
先说说咱们每天都在谈的山寨机,它经过了什么质量控制了吗?也许在第2阶段,有心做大企业的厂家还能进行生产质量控制,其他两个环节,都放弃了质量控制。没有哪个企业做研发环节的一致性测试,也不用去做什么进网测试,CCC测试了。为啥?为了控制测试成本!除了山寨机的厂家,甚至国内正规的手机厂家,都放弃了测试。一致性测试是肯定不测试了,进网测试,能逃的逃,正规厂家不能逃的,就糊弄,把送检的样机进行修修改改通过了,库房里面已经生产的手机产品,哪里有修改过?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一个进网测试,需要几个月的测试时间,需要几十万的测试成本。而现在一个手机新机型的更新换代太快了,不快你就落后,就成库存,就亏损。
GSM手机的技术已经相对成熟了,特别是在MTK联发科提供的tune-key模式之后,大大降低了技术门槛,相对稳定成熟的技术,可以避免了在研发中才发现的问题。因此一致性测试的需求可以大大降低,这些控制已经可以由联发科等芯片和方案供应商在方案确定之后,销售之前做完了。到各设计公司和厂家手机已经是比较成熟的方案,只要做好生产质量控制和流通环节的质量监督就基本可以了。因此,正确引导GSM手机的山寨机厂家参与生产环节质量控制和流通环节质量监督是政府应该做的事情。出发点就是必须符合市场规律,开放第3方测试机构,引入实验室竞争机制,提供更好的服务,方便各正规手机厂家和山寨机厂家加入到可监控的流通环节来。
对于TD-SCDMA这一新技术,如果要使之成熟,唯一的办法是比如从以上三个环节都加以控制。无论是由政府还是由运营商,需要建立产业联盟,建立TD-SCDMA的一致性测试环境,引入更多的第三方测试机构进来,把目前最不成熟的技术,通过大规模的研发阶段测试和整改,才能保证技术的成熟性。只有在研发中控制了质量,才能保证技术的成熟,产品的完整。不成熟的技术,即使生产质量控制再好,政府最终管制监督再严,也是不成熟。
中国移动现在的做法,出发点是好的,送出去友好用户几万人,大家一起来帮找问题,寻找解决办法。这也只能治症状,不能治根本。毕竟普通人不是专业的测试人员,没有测试标准,没有测试规范,没有测试设备,没有测试环境,很多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现网测试就能解决的。现网测试是作为完善和系统的测试环境之后进行的补充测试,以满足现有运营系统的磨合。而不是用现网测试取代一致性测试!
呼吁政府,或者中国移动,尽快引入第三方测试机构,建立完善专业的测试体系,建立TD-SCDMA一致性测试环境,开放测试平台,引入更多的国际仪表厂家,测试机构介入,共同完善测试平台。并开放进网测试政策,引入竞争机制,更好的服务于这个行业,而不是约束这个行业的发展。
本文原始出处: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5bfdca01009mb7.html